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布局。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一靠技术,二靠人才,技能人才在装备制造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紧缺适用型技能人才培育高地,中山博彩平台
勇于担当,先行先试,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注资3亿元成立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教科公司),从体制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和跨企业实训中心模式,于2017年9月建成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下称培训基地),并以“高标准启动、高水平投入、高质量师资、高强度实训”,为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紧缺适用的技能人才“特种兵”。仅一年多时间,培训基地办学成效就获得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于2018年12月6日吸引了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一行到访考察并获得肯定。
一、体制创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
体制机制不畅,培养模式落后,课程教法陈旧,质量有待提高,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两张皮”现象,是优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最大障碍。
为突破体制障碍,中山市国资委成立教科公司,发挥德国“双元制”中企业的功能作用,作为培训基地建设主体,利用企业高效、灵活的机制及与产业融合、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对“政府引导、国资经营、市场运作、助力产业”模式做出有益探索,在职业院校体制外推动中山职业教育改革。
培训基地位于中山市三角镇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建筑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投入3000多万元购置近600台(套)先进实训设备,其中西门子、费斯托等先进设备可满足世界技能大赛要求。培训基地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工业机械工、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六大专业(方向),目前集跨企业跨学校学生培养、企业员工技能提升、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五位一体。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目前,培训基地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多、最先进的实施德国“双元制”课程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二、机制创新,推进国际化,高标准训练
教科公司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协会合作,开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本土化实践。培训基地采用德国人才培养大纲和课程,注重过程管理,弘扬工匠精神,除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以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解决、协调分析等社会能力。培训基地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建立起“跨企业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实训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为职教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提供重要平台。作为学校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目前培训基地与市内5所中职和3所高职院校,开办了21个中德(实验)班,共有学员566名,并与木林森等大型上市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合作培养,使学生入校便具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经过三年培养,学生将成为“上岗即可用”的企业重要关键岗位能手。培训基地扭转了传统职业院校理论、实训课程分离的教学安排,学生约有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另外2/3的时间在培训基地参加实训,每天进行8小时模拟企业生产的练习,动手能力得到快速有效提升。通过“双元制”培养,学生有机会考取德国职业资格证书,与国际接轨。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训基地的一大亮点。企业化管理打破了师资队伍招聘的条条框框,优化了师资招聘模式,聘请拥有30多年德国“双元制”教育经验的专家担任负责人,并通过社会公开招聘,选拔具有一线企业丰富生产经验的能工巧匠作为培训师,目前培训师队伍人均拥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全部经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及教学法培训。培训基地完全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方法,这是对体制内学校“想为而不能为”的重大突破。
培训基地创办一年多以来,政府搭台全力支持、选人用人机制灵活、与企业紧密结合、与市场充分对接等优势正逐步显现。培训基地学生的精神面貌、职业技能与学校同年级同专业学生比更胜一筹。培训基地培养效果在省内外也产生了影响力,湖北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派出十名教师到培训基地接受为期十天的“双元制”培训,中山市职业院校委托举办两期教师培训班,社会反馈较好。
三、展望未来,多元化经营,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中山博彩平台
将不遗余力推动教科公司培训基地向专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道路迈进。计划与境内外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建设大湾区考培中心,承担区内国际标准职业资格考试任务及考前培训,并承担考官培训,为推动大湾区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提供专业标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持续保障。与德国知名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制造培训认证中心,引进德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课程和教学体系,围绕“模拟仿真、教学实训、生产设计”的目标,培养学生智能制造数字化柔性系统的设计、改造、运行、调试和维护能力,打造面向工业4.0智能制造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动中山乃至广东省制造业向工业4.0标准转型升级。拓展“1+N模式”,在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依托中山现有产业,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多个专项技能培训中心,如智能制造装备中心、新能源装备中心、智能家居研发中心等,承接企业培训、社会培训、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助推中山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培训基地的造血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国资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李希书记在中山调研的讲话精神,建设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加快“双元制”教育生根发芽,全力打造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高端职业技能人才支撑点,为新时代大湾区经济发展培养“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