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区建工集团”)是深圳博彩平台 于2019年底在天健集团等几家企业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是深圳市国资系统唯一具有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设计、开发、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企业。现有天健集团、建安集团、路桥集团、建设集团、综交市政院、科工集团、产业空间发展公司、固废资源化公司、园林生态集团、虎匠科技、特区建工学院等11家二级企业。截至2022年10月底,总资产789.57亿元,净资产161.18亿元。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利润总额2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4.3%,较2019年底组建之初分别增长40%、10.5%。
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锚定打造千亿建工战略目标,特区建工集团聚焦企业现状和行业特点,积极探索市场化选人用人新模式,多层次、全方位引入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管理团队,强化人才配套体制机制建设,已初步建成“配置高效、结构合理、专业突出、优势明显”的现代化建工企业人才队伍。
“深挖内潜,广寻行优”,选优配强重构管理主力军
特区建工集团始终坚持“党管干部、五湖四海、为我所用”原则,采取“内部竞聘+公开选聘+定向猎聘”相结合方式,深挖内部人才潜力,广寻外部行业精英,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结构重塑”,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一是制定计划,推进市场化选聘工作。针对旗下企业市场化程度不统一、经营班子配置不健全等问题,制定两年(2020-2021)改革攻坚计划,明确“时间表”和“任务书”,坚持“一企一策”,稳步推进全系统市场化选聘工作,选优配强经营班子这个“关键少数”。先后从龙湖地产、中铁四局、鹏城建筑、中建一局、中建钢构等央企和优秀民企引进了12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目前特区建工集团直属企业班子成员50人中,50岁及以下占73.17%,45岁及以下占31.7%,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4%,基本构建了专业知识结构匹配、年龄结构合理的职业化班子队伍。
二是精兵减将,刀刃向内优化职能机构。针对部分企业“管理干部多,专业干部少”的情况,全面梳理各经营班子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确保“以事择人、人岗匹配”。目前,下属企业建安集团、路桥集团、建设集团、综交市政院总部部室数量普遍缩减15%至30%,编制缩减10%至30%,中层职数减少20%以上,初步打造了精简高效型总部。
三是“队伍重塑”,强化建设企业中坚队伍。针对中层管理人员,采用“全体起立、竞争坐下”方式公开选聘适岗人才,并逐级向下实现全员市场化,助推直属企业“强动能”“出业绩”。目前下属企业建安集团、路桥集团、建设集团、科工集团共重新聘任班子成员41名、中层142名,有7名原班子成员和54名中层落聘转岗,全面夯实企业中坚力量。
“观念重塑”,以市场化理念武装员工队伍思想。一是淡化“官”念转换身份。转聘经营班子成员按程序签订《身份转换承诺书》转为市场化身份,新聘人员按规定签订“四书”,打破国企干部身份“铁交椅”,回归市场化、职业化的角色定位,实现契约化管理。二是打破论资排辈、“转轮子”等待思想,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通过“竞聘坐下”和“增量薪酬绩效分配”等方式平稳解决“高资历员工高岗低能,高薪酬员工高薪低产”的问题。三是坚持以业绩和价值贡献论“英雄”。建立与市场化选聘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杜绝“搞平均”“讲平衡”等非市场化管理顽疾。
“立足创现在,着眼谋未来”,立体式混合式做好人才培育
针对集团业务短板和人才短缺情况,提前筹划人力资源储备和专业人才部署,全面搭建集团人才培育体系,培育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永动机”。
一是全面赋能,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培育体系。全力搭建覆盖“企业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各级人才的培养体系,通过“起航、远航、领航”管理人员进阶式培训和初、中、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培训,覆盖管理、财务、安全、拓展、施工、地产等专业,培养起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和项目经理团队,有效提升履约能力。
2018年天健集团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二是着眼未来,科学打造人才内部供应链。着力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针对性、系统性、体系化、混合式的培养,选拔一批有实绩、敢担当、善作为、具潜力的优秀青年后备人才。目前青年后备人才队伍规模近100人,正立足“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全局性培养与使用导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青年后备人才培养使用工作。
2021年校招大学生合影
三是强基固体,发力培育自有产业工人队伍。借助特区建工学院持续开展技能型人才自主培育,结合成熟产业工人引进,不断向3560人目标挺进, 2021年累计开展安全管理、项目管理、成本、施工技术等专业培训80余场,累计参训超500人次,不间断开展相关施工生产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及技能认证。
特区建工学院产业工人培训
“冲锋在前,保障跟上”,构建绩效激励新引擎
在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主旋律下,持续优化完善发展保障机制,构建绩效激励等新引擎,搭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回报”的平台,全力冲击“超千亿级”战略目标。
激励体系构建有力度。一是发布《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的工作指引》,指导直属企业建立以“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对称,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团队和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组织成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专项工作组,采取“专人跟进”“统一培训”“集中办公”等方式,督导各所属企业完成“长效激励”机制构建。三是制定所属企业重点业务专项激励办法(市场拓展、科技创新、工程创优、资质建设等),量化考核目标,提高所属企业员工履职成效。
契约化管理有深度。一是发布《直属企业领导班子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选聘操作指引》等指导性文件,以“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制度化退出”增强聘后管理约束力。截至2022年10月底,纳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49家企业中,33家实现任期制契约化企业,16家实现职业经理人选聘企业,共计163名经理层成员全部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年度、任期目标责任书,明确任期期限、经营目标和薪酬待遇。二是在职工层面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以结果为导向,以竞争为路径,实现考核结果与薪酬激励刚性兑现,与晋升提拔强力挂钩的激励机制。
企业人文关怀有温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集团层面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集团人才工作。二是持续做好人才安居相关工作,争取市、区人才租赁住房政策,为集团各类人才提供有效住房保障。三是梳理汇编市、区人才服务政策,确定专人并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申报服务。
改革成效
抢抓机遇、高点谋划,企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企业营收规模首次迈入“300亿元”队列。经过集团上下奋战,202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利润总额23.8亿元,为实现千亿建工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更加凸显。探索的“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产业空间供给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47条“深圳经验”向全国推介。
全市首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落地龙岗(项目效果图)
对标一流、固本强基,核心能力实现有效提升。一是项目承接能力持续提升。现有施工总承包“双特级”、工程设计7个甲级、房地产开发一级等资质152项,新增(升级)建筑业资质24项,资质范围与等级远超本土其他建工企业。二是安全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在深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视觉形象标准化全覆盖。全年管控重大风险2670项,排查出隐患3万余处,整改率100%。深福保科技生态园等54个项目获省、市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三是市场拓展成绩突出。2021年全年拓展合同额365亿元,同比增长101%,超额完成深圳博彩平台 考核目标的122%。
茅洲河碧道工程,深圳“千里碧道”上的一条翡翠玉带
紧扣目标、创新转型,新业务新模式逐项落地。一是高质量发展业务全面布局,全力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化转型。旗下科工集团已形成多个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技术与产品体系,预制混凝土构件产能占深圳市场12%;重点项目实现BIM建模全覆盖与工程管理可视化;全年建废综合利用量约260万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超4800万元。二是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新增建设集团、盛腾科技、虎匠科技等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天健粤通深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批建安集团、综交市政院、天健市政总、天健粤通等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全年新增国家专利99项,各级科学技术奖44项,工法28项。
钢构河源基地,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