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在一线!” 这是新船重工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庄严承诺,来自生产一线的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誓言,率先垂范,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行为准则,掀起了新船重工干事创业的新高潮。
第三党支部严格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生产、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总要求,以“船舶建造与支部建设必须同步开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为宗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促生产,推动公司不断健康发展。
2017年,新船重工生产任务极度饱满,一线党员始终扎根一线,时刻奔赴在“梳理问题、攻关问题、解决问题”的路上,不等、不埋怨,“白加黑”“五加二”已成他们的工作常态,当天问题当天解决,不等不拖是他们的工作信条。
为湛江航运集团建造的两艘127米客滚船是公司首个自主生产设计项目,而技术储备不足、设计困难较多成了制约分段建造的最大问题。为保证船台搭载周期,分段建造时,一线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现场,与现场作业人员一起遇问题解决问题。
首制13000DWT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的顺利下水,更充分体现了一线党员的群体奋斗精神。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是行业新贵,也是行业建造领域的“硬骨头”。新船重工在技术、工艺、管理经验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一路闯关夺隘、攻坚克难,顺利实现了首制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成功下水。
一线党员身先士卒,带领全体一线员工的努力付出,才灌溉出了这一胜利果实。自5月初以来,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首制化学品船移船上坞、出坞下水也成了第三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核心讨论话题。支部书记强调,所有人员既是一名生产管理人员更是一名党员,要主动作为、深入现场、细策划、强执行。他们优化作业流程、细化作业管理措施、创新作业工艺、边实施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尾机型液货船,化学品船机舱及尾部重量大,且船舶重心偏移。如何安全移船并下潜起浮出坞是困扰公司及部门的一大难题。在下水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工艺技术人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反复思考计算,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下水工艺方案制定,为移船下水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6月26日,首制13000DWT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必须顺利下水,是所有一线党员及员工的“紧箍咒”,也是“战斗冲锋号”。而浮船坞局部改造和73.6米STS双体车客渡船出坞下水是影响首制13000DWT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能否顺利下水的两个重难点。浮船坞改造物资到货迟滞严重拖延了改造进度,为确保浮船坞如期改造成功,改造主导部门,外业车间党员管理人员,立足岗位与一线工人加班加点按时完成浮船坞的改造工作。已在浮船坞上“等待”尾轴回厂安装的73.6米双体车客渡船必须于6月23号准时出坞下水,如若不然,首制化学品船在6月26日当天将不能顺利下水。而73.6米双体车客渡船的尾轴于6月21号晚9点才到厂。为不影响化学品船按时下水,轮机车间党员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连续奋战两个通宵,出色地完成了73.6米车客渡船尾轴和螺旋桨的安装工作,保证该船在6月23号顺利出坞下水。他们均用出色的工作成果履行着党员的承诺,为化学品船顺利下水打下坚实基础。
移船下水作业当天,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李国旋和总经理卢宇明均在一线调度指挥。罗思洪总工程师和部门领导、支部书记、党员管理人员从凌晨5点就全部回厂坚守岗位,层层落实作业流程。在移船到浮船坞并将浮船坞拖航至下潜水域过程中,浮船坞突然出现横倾,大家沉着冷静对待,及时采用技术措施化解了危机。连续奋战24小时,船舶终于稳稳地停靠在码头。所有一线党员同志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誓言,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高高飘扬在生产现场的旗帜。
我是党员,我在一线。作为一名生产一线党员,我们将立足岗位、主动担当、踏实工作,在生产紧急关头主动出击,奋战在最前线,按时按质完成生产节点,向公司及上级党委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