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例行培训,仅仅换了一下思路,变了一下方式,结果在场的所有工友们纷纷举手要求当“医生”。这是近日发生在珠三角城际铁路广佛环(南环)1标项目部应急医疗培训现场的场景。
今年是该项目部的攻坚之年。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加快,以跨桥跨路跨河为代表的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同样加大。面对桥下昼夜车流不息,桥上无间断施工的场景,如何加强安全防范,尤其是在发生人身安全事件后,如何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救援知识?这成了项目部安全生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进入雨季后,广东的暴风雨天气逐渐开始增加,恶劣天气导致无法开展施工作业,工友们困在宿舍无所事事。项目班子一合计,决定利用这些间隙来开展各类安全培训教育。但是如何提高培训效率,让工友们真正掌握这些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保护自己的功效,又让项目班子有点头疼。
以往项目部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工友们总是不情不愿地走进课堂,坐得也是稀稀拉拉的,个别工班长接到安全总监的电话时甚至有逆反情绪,半路“尿遁”逃课的也是司空见惯。针对工友们对安全教育培训不热心的现状,项目班子成员通过和工友们“拉家常”,听到普遍是反映“枯燥、说教”,被动的接受让以往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项目部决定在即将开展的心肺复苏医疗应急培训上采用“角色换位”的体验教学替代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让工友们自己模拟当一次医生,并把这些提前做了通知。
培训当天,项目部请来了佛山某三甲医院急救科专家到现场指导。结果老师还没有到,培训的会议室里早就座无虚席了。特别是在模拟操作阶段,30多名一线班组长纷纷举手要求当一回“医生”。
看到现场的活跃气氛,项目安全总监孙兴宇说,看来今后的安全培训还是得多讲究点策略,多做一些改变。来自湖南娄底的工班长老袁高兴地说,这种方式好,学到了东西,现在家里老人年纪也大了,“说不定将来真能当一次医生,救老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