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绿色,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只有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误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才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必须强化绿色发展”“要走生态立省之路,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五年来,我省不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下大力气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并取得积极进展。
广东省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业集团”)作为广东省属国有企业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绿色环保企业,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突出发展环境治理与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与环保科技主业,以广东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项目需求为抓手,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在打造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广东进程中,充分发挥省属国有企业的中坚和支柱作用,较好地体现了国有资本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撑力、带动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环境综合治理力争南粤“水更清”
“原来这里杂草丛生,这个鱼塘以前的水都是黑的,现在水清了,路也平了。”梅州市丰顺县高美村村民罗楚龙说。在高美村,鱼塘旁边的村广场上,绿色植物与清澈的塘水交相辉映,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
这些村落的华丽转身,是广业集团在丰顺开展全县域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2016年,广业集团在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梅溪村等4个示范项目已全部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4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广业集团环境综合整治“丰顺模式”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在梅州、汕头、肇庆、韶关等地的40多个县区大力推广。
广业集团董事长余志良表示,“广业集团作为广东省属国有企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绿色环保企业,将坚持绿色发展,以‘丰顺模式’为样本,举全集团之力,为全省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早在“十一五”期间,广业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承接了粤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任务,其中“一县一厂”项目全部当年建设、当年完成,对广东省“十一五”污染减排达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广业集团打造广东绿色发展最具影响力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广业集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省内环保设施建设,为实现南粤“水更清”作出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广业集团在省内投资建设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达到74座,总处理规模300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全省第一,总处理规模位列全省前三。在粤东西北地区,广业集团旗下的污水处理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处理规模上,都超过区域总量的1/3。由广业集团投资建设的市政配套管网达240多公里,有效地弥补了地方管网不足。
低碳清洁能源助力南粤“天更蓝”
2016年,广东省GDP达7.95万亿元,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85%的贡献来自于珠三角地区。与2000年相比,广东GDP增长7倍,区域PM2.5指标年均浓度却减至32微克/立方米,比最高峰值下降400%以上;雾霾天数从200天左右减少到27天。“广东蓝”自然少不了我省发展清洁能源的功劳。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工作,2012年9月出台了《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形成现代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广业集团根据我省“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天然气、高品质油品等清洁能源供给,积极开发沿海陆地风电资源和河流水能资源,目前能源年供应量相当于410万吨标准煤,较2012年增长4.8倍,其中液化石油气供应量占华南区域的30%以上、拥有广州市内数量最多的车用天然气加气站、为省内第四大成品油批发商、高品质油品供应省属企业排名第一、海上油品配送供应量占南海东部油田需要量的10%,在改善我省能源结构上发挥了省属国有企业的表率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
在健全能源供应保障体系方面,广业集团配合广东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仓储运输、贸易批发和终端零售为一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动了我省现代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大力推进所承接的广东省国防保障网络加油站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进展。还积极引进人才资源,推动产业合作,积极探索太阳能、储能、风能水能的深化应用和水上加气站等延伸产业,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产业结构,形成多层次、成体系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广业集团总经理陈敏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主业转型升级,2016年,广业集团以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导向,通过对清洁能源主业板块属下企业进行调整重组,将承载风电、水电、天然气和成品油业务的企业重新整合,调整并丰富了主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主业更为突出,为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保生态修复致力南粤“地更绿”
“沿着矿山水泥台阶拾级而上,一大片挂网复绿的山体迎面而来,让人不相信这里曾是尘土飞扬的矿区。”《国土资源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广业集团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描述。
这是广业集团注重资源开发与复垦绿化并重的真实写照。广业集团始终坚持资源生态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所属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重视清污分流和复垦绿化,推进废石、尾矿等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矿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获“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和“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大力推广矿山环保开采技术,为矿山企业提供集绿色勘察、设计咨询、环保开采和生态修复于一体的绿色矿山工程服务,所服务的矿山中,一家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两家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称号。与此同时,注重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
此外,固废处理是广业集团的另一项拳头业务,先后承担了省内外300多项固废处理的咨询、设计、施工任务,投资的深圳平湖、普宁等焚烧发电厂项目,总处理规模3000多吨/日,通过运用最新的处理工艺,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排放。还依托垃圾焚烧处理经验和项目资源,逐渐向餐厨垃圾处置、工业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环境产业园建设运营等城市固废无害化综合治理领域迈进。
内引外联打造绿色发展“引领者”
201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高度,加快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余志良说:“广业集团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的思维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积极投身粤东西北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
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是城镇环境治理向农村环境治理的延伸,是单一环境治理向综合环境治理的转变。为适应新的任务,广业集团针对粤东西北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现状,量身定制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模式。目前,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标16个,广业集团中标6个,总投资额占已开标项目的50%,涵盖电白、潮安、丰顺等6个县(区)的87个乡镇4000多条村。
广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省内环保项目,广业集团聚焦主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环境综合整治和流域治理为龙头,横跨污水、固废、大气治理和土壤修复等领域,纵贯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的一体化环境综合服务体系。
为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广业集团利用自身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大力整合内部资源,成立广业研究院,重点研究绿色发展前景及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加快突破产业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同时成立环保技术研究分院,以环保研发为核心,为环境综合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每年完成省内各市、县(区)环保规划20余项,完成各类环保设施设计50余项。
比如,由广业集团独立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具有投资省、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内近千座污水处理设施,是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之一。在多年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广业集团推陈出新,现已将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升级至能够适应不同处理规模的第五代。
在独立研发的基础上,广业集团还与中科院、中国环科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日本月岛株式会社、光大国际、联泰集团等机构合作,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升产业效能。广业集团与中国环科院等机构合作,为练江流域、枫江流域研究制定了成套流域治理方案,以单元控制合理规划为引导,以先截污再治理、先支流再干流、先上游再下游为原则,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综合管理以及其他辅助措施,重塑流域功能,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水系环境的彻底整治。
权威访谈
广东省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余志良:
致力成为环保“一站式”服务商
南方日报:在广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广业集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余志良:扭转环境恶化趋势、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广业集团作为省属国企中最大的绿色环保企业,为全省区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有这样的责任、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能级。广业集团具有“绿色”基因,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开展综合环境整治。早在2008年便投身粤东西北地区环保设施建设,创造出“一县一厂”当年建设、当年竣工的佳绩。目前,广业集团在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建设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达到60多座,总处理规模260万吨/日,超过区域总量的1/3。这些污水处理设施很好地发挥了减排效益,平均年COD削减量5.8万吨,氨氮削减量4500吨。
近年来,广业集团在环保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十一五”全国减排先进集体、中国环保产业骨干企业、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十二五”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首届广东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荣誉称号。广业集团已在思想上、行动上、技术上、资金上做好了充分准备,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承担广东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为我省环保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在2015年以来我省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中,广业集团做了哪些工作?
余志良:一是全方位服务,在征得地方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派出专业技术团队,对各县、区进行实地考察,以调研结果为基础,编制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有效弥补了地方政府的经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助于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环境综合整治的时效性;二是全项目覆盖,将垃圾、污水处理整体打包,并因地制宜,增加黑臭水体和中小河流治理等内容,一揽子解决环境问题,不留死角;三是低成本运作,依托遍布全省的分支机构和先进的“广业环保云”技术,借助十年来环保设施成功运营的经验,通过集约管理、规范运营和远程监控,切实降低项目运营成本;四是产融结合保障。广业集团出资10亿元参与设立主要投向于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广东环保基金,成立广业绿色环保基金公司,并积极争取受托管理省绿色环保基金;与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求各种灵活的、最低成本的项目融资方案,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与农发行广东省分行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动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短期融资券、绿色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南方日报:在推动“美丽广东”“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未来广业集团将发挥哪些作用?
余志良:未来,广业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主动承担全省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主体责任,致力于成为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商。
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工促农,合作开发经营性的社区服务、旅游观光和清洁能源项目,使“美丽乡村”成为各级城市的后花园,实现城乡高度融合;积极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广业环境综合整治模式,一揽子解决污水、垃圾和黑臭水体问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相关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顺利投入运营并发挥治污效果;积极开展清洁能源基础设施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在部分乡镇或农村地区建设一批中小型的能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在省内工业园区建设一批大型电网级储能电站,优化区域能源供给结构。广业集团将努力在我省的能源、环保和科技等关键领域体现国企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实施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为我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省属国有企业的重要力量,为全省贯彻落实“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数据回放
●截至目前,广业集团在省内投资建设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达到74座,总处理规模300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全省第1,总处理规模位列全省前3
●在粤东西北地区,广业集团旗下的污水处理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处理规模上,都超过区域总量的1/3
●由广业集团投资建设的市政配套管网达240多公里,有效地弥补了地方管网不足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广业集团在省内新增运营车用天然气加气站12座,新增高品质油品加油站15座
●目前,广业集团在省内投资的油气站共37座,拥有高品质油品储运库3座,高品质液化石油气接收站1座,压缩天然气(CNG)母站1座,油气码头3座。同时,拥有风电场1座、水力发电站2座、在建风电场1座
●由广业集团承担的固废处理咨询、设计、施工任务共300多项,投资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总处理规模3000多吨/日
●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开标16个,广业集团中标6个,总投资额占已开标项目的50%,涵盖电白、潮安、丰顺等6个县(区)的87个乡镇4000多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