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来临,好消息频频,白云机场地勤公司萧鸿钧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民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白云信息科技刘海文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4月28日,中国民航工会在北京举办2021年民航劳模大讲堂走进民航局机关活动,对2021年第四批全国民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进行了命名表彰。广东机场集团萧鸿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12个全国民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之一,标志着广东省机场集团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获此殊荣。
2015年5月,萧鸿钧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萧鸿钧同志命名,是白云机场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目前有成员23人,省部级劳模1人,民航科学进步奖3人,是一支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工作室主要为机场行李分拣、登机桥、楼宇控制等设备进行升级维护,利用图像识别、RFID跟踪、远程监控等技术助力“智慧民航”建设。自成立以来,工作室成员以“建好机制塑人才,紧盯难题助生产,潜移默化育风骨”为目标,始终坚持“惟实而新,应时而变”,为白云机场争创世界一流空港不辍耕耘。
“发明”——创新实力
近年来,在机场集团工会、股份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工作室成员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专业技术研发与创新,目前已成功研发创新项目50余项,研发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5项,包括“登机桥与桥载系统监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指环式光学和RFID扫描器及应用”等。创新工作室先后承接了白云机场T1行李综合信息平台、T1&T2登机桥综合管理系统、T1航站楼楼宇系统改造等重大项目,累计创收2000余万元。工程师余小敏回忆说:“当年国外厂家对T1楼宇监控系统改造项目的报价高达二千多万,为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我们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后成功自主研发监控系统,给公司节省了一千万元的改造费用。”
“授业”——创新活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新工作室成员高度关注前沿科学发展方向,结合民航行业及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岗位练兵,制定了一系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每季度持续开展软件编程、智能化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培训共三十多批次,参加人员达八百多人次。目前,现有1人获省部级劳模荣誉、3人获民航科学进步奖、6人获高级工技术等级、39人获评中级工程师职称,进一步加速了基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联盟”——创新合力
创新工作室积极响应白云机场发展战略,与中国民航大学开展联盟共建。自2015年以来,累计培训实习生近千人次。双方围绕教学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展开,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共享平台,精准发力开展工作。双方以提升生产力为核心,开展课题攻关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功能,共同完成空调智能控制实验平台、登机桥实验平台、基于航班的登机桥综合管理系统等重要课题项目的开发,团队定期互访,开展技术交流。
作为广东机场集团公司首个命名表彰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萧鸿钧表示,将以此次命名为动力,继续秉承“沉、实、亮、匠”理念,沉到一线转化创新成果,实实在在服务生产增效,亮出特色激发创新活力,匠心引领专业人才成长,为白云机场的提质增效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白云信息科技刘海文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刘海文,2018年2月加入广东机场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行维护中心。作为一名技术骨干,他先后参与了白云机场T2航站楼、惠州机场启用保障工作,为T2航站楼荣获“全球五星航站楼”、惠州机场顺利开航作出积极贡献。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研发出白云机场信息系统监控平台,实现了对信息系统运行状态和异常信息的自动采集、展示和预警。目前该平台已在白云机场及惠州机场使用,为白云机场“1+N”弱电系统运维模式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疫情期间,他与团队“逆向而行”,优化WIFI设置,确保WIFI网络满足对旅客健康码查验需要,在减少旅客聚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了科技青年的担当。
工作之余,他潜心钻研业务,考取了华为HCIE、HCIP等资格证书,在第二届中国民航网络大赛凭借过硬技能,荣获“全国民航技术能手”“全国民航金牌员工”“全国民航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