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交通集团在建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后一座主塔——黄茅海大桥中塔顺利封顶。至此,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黄茅海大桥与高栏港大桥2座主桥的5座主塔全部顺利封顶,有“小蛮腰”之称的主塔以“定海通天”之势屹立在黄茅海海域上。
黄茅海大桥中塔封顶现场
今年开年以来,黄茅海跨海通道连续迎来多个关键工程节点,5000多名建设者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果敢与决心,全力跑出建设“加速度”,实现“开门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暖心工地年,春节施工保进度
岭南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为了减少春节假期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保障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关键线路施工工期,项目提前筹划,组织开展2023年春季施工专项奖励活动,设置春节留守慰问金及专项施工节点奖励等,在安全、质量先行的条件下,鼓励春节施工。
部品化钢筋吊装现场
TY墩上的合作
“今年留守作业人员有将近1100人,管理人员有160余人。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暖心年,我们各项目部组织了文体活动和团年聚餐。开年之后,我们重新制定了年度计划,细化工作安排,确保完成各项任务。”黄茅海通道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
百米高塔亮相,海域段“巨龙”现雏形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海域段长度约15公里,跨海段设置2座主桥。高栏港大桥为主跨700米的双塔双索面全漂浮钢箱梁斜拉桥,黄茅海大桥主跨为2×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
建设中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春日开新局,黄茅海跨海通道以全新面貌揭开2023建设新局面。
1月9日,黄茅海跨海通道5座主塔中,首个主塔——高栏港大桥东塔顺利封顶。1月12日,黄茅海大桥中塔第34节浇筑顺利完成,塔柱高度突破200米。3月29日,黄茅海大桥东塔、西塔和高栏港大桥西塔3座主塔顺利封顶。4月18日,五座“小蛮腰”完成高速“生长”,全部顺利封顶,象征着建设者攻克异形独柱塔建设大关。项目随即进入斜拉索和钢箱梁架设新阶段,预计于2024年4月完成钢箱梁合龙。
黄茅海跨海通道五座主塔巍然耸立
黄茅海海域地处台风高发区域,水位变化大,节段梁海上运输难度大,大型吊装施工难度大。为此,项目加大安全、环保设备、设施投入力度,多次召开安全与技术交底会议。
3月10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位于高栏港枢纽立交与高栏港大桥之间的东引桥左幅最后一跨成功合龙,东引桥左幅共291片节段梁全部顺利架设,即将进行架桥机后退、横移,进入东引桥右幅施工阶段。
东引桥左幅最后一跨成功合龙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海域段雏形已现,笔直屹立的百米高塔和整齐排列着的桥墩在碧波中绽放光华。
黄茅海跨海通道雏形初现
施工方案先行,陆域段建设“开好头”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建造黄茅海跨海通道刻不容缓。
2月22日,上跨新台高速原B匝道首片25米箱梁架设成功,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涉路施工的首次跨高速架梁施工顺利完成。T8合同段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上跨新台高速架梁的施工安全保障上,交通车辆疏导、各道工序的配合是架梁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项目建设、监理、施工等多方面超前谋划、紧密配合,编制了详细方案。”
上跨新台高速首片箱梁架设成功
3月8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首段路面垫层及底基层试验段铺筑顺利完成,段落全长550米,包含填方及挖方路基,对摊铺及碾压相关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本次试验段顺利实施,项目编写了试验段施工方案,并于施工前召开“三会三审”,确保技术方案传达到现场每一个施工人员。
首段路面垫层及底基层试验段铺筑顺利完成
两座隧道的建设也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陆域段的重难点工程,狮山隧道已于2022年8月贯通,象山隧道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目前掘进已超过2900米,约占总长度的90%左右,预计今年8月前完成贯通。
象山隧道建设中
开启新征程,超级工程扬帆起航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
整齐排列的梁场
项目自建设伊始,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努力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的成效助推高质量发展,深耕不辍提升质量安全,创新攻关凝铸工程亮点,科研驱动积聚发展潜能,顺利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22年在建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综合检查中,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取得在建设项目业主、施工、监理、检测等四个类别的综合评比第一名的成绩。
金光下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正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的‘惟有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方能不负春光、不负时代’。”谈起项目建设进度与2023年的建设任务,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信心满怀,“项目将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在大干快上中真抓实干,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逐梦前行,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